close
【20191127、1211 台灣文化-一家辦桌萬家香 (金華小一)】.jpg

 

街道巷弄旁,塑膠帆布與鐵杆搭起寬敞棚子,一張張紅色圓桌與塑膠椅整齊排列,一旁的總鋪師來回在簡易爐灶與備菜桌檯間,忙著張羅食材;這是早期每逢年節喜慶常見的景象,也是許多人小時候的共同回憶──辦桌。臺灣的辦桌文化結合生命禮俗,可以說是民間頗具臺灣特色的飲食成就,舉凡婚喪喜慶、彌月慶生、新居入厝、廟會慶典等,都能以辦桌的形式來舉行宴請。

課程一開始,老師除了說明辦桌的起源與特色外,也介紹了幾道經典的辦桌料理及其背後的涵義,如:象徵「五福臨門」的冷盤拼盤、代表「步步高升」的紅蟳米糕、含有「起家」之意的雞湯料理、祝福「甜蜜圓滿」的湯圓甜湯……,「看起來好好吃喔!」「這道菜好特別,我都沒吃過耶!」看著一道道令人食指大動的美味佳餚,小朋友的口水都要滴下來了!

豐富的料理菜色、完整的宴席服務,每一次讓人感到賓至如歸的辦桌,其實都要歸功於背後的靈魂人物──總鋪師。因此,老師讓小朋友紀錄下多道辦桌料理所需的食材後,便帶著大家前往教室附近的「南門市場」,讓孩子們親身體會總鋪師採買食材備料的過程。「哇!這裡有好多食物喔!」「好香的味道,我肚子都餓了!」一走進市場,琳瑯滿目的食材與南北貨映入眼簾,且時不時飄來陣陣食物香氣,有任務在身的小朋友抵抗著誘惑,開始在一間間攤販裡尋找食材。「我看到湯圓了!我要用來做甜湯!」「這個白木耳都跟我的臉一樣大了!」「哇!原來烏魚子長這個樣子!」透過與食材合影的方式替代真正購買,而在挑選食材的過程中,小朋友不僅體會到總鋪師備料的辛苦,也認識了許多食物的原貌,孩子們更貼心地準備小卡,在與食材合影後送給大方的店家表示感謝,並祝福他們生意興隆。

在市場裡記下各種食材的樣貌後,各位小小總舖師要大顯身手了!「老師,我想要做『筍乾封肉』,因為看起來很好吃~」「我想要選甜湯,因為我喜歡吃湯圓!」第二堂課,小朋友們在教室裡運用各種美術材料製作出不同的辦桌料理,以紙盤為底,以水彩繪出湯汁、用黏土捏出出一鍋烏骨雞湯、用紙團捏成八寶丸,或用蠟筆畫出可口的清蒸石斑魚……「老師你看,這是我做的香菇!」「我畫的這個是魚翅!」「我有幫我的蝦子準備醬料喔~」大家發揮創意與巧思製作料理,用耐心與毅力準備佳餚,一道道別出心裁的美食擺上圓桌,作伙來呷辦桌囉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淺語小學團 的頭像
    淺語小學團

    淺語小學團

    淺語小學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