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120110388_383656656354381_949648109366362266_o.jpg

開學第二週,孩子們逐漸適應小學生活步調,新學期的第一次走出教室也要啟程了!大多數小朋友在「台北」出生、成長、生活……,這片孕育著我們的土地有著什麼樣的故事呢?讓我們一起前往「台北探索館」一探究竟吧!
抵達位在信義區的「台北探索館」,大家在入口處消毒、洗手,做好防疫措施後魚貫入場。親切的導覽老師瞇著笑眼在一樓大廳迎接我們,先帶小朋友在電子投影幕上找出我們所在的「台北」,「我家在這裡!」「這裡有台北101大樓!」「這裡我有去過!」孩子們興奮地在地圖上比劃著。接著我們步上二樓,參觀只展示到今年底的《黃阿瑪相遇1920臺北市》特展。1920年台北市剛成立,至今剛好邁入第一百年,可愛的貓咪「黃阿瑪」化身成學生、司機、醫生、貴婦……,和大家一同經歷1920年代的台北生活。小朋友在各展間穿梭,時不時發現有趣的布置並開啟模擬小劇場,「你看!我在喝咖啡!」「我要開這個車子!」「我要開始上課囉!」當時相當新穎的洋服店、寫真館、咖啡廳等等,在百年後對於孩子們也是非常新奇的體驗!
三樓「城市探索廳」巨大的空間內設有多樣多媒體互動裝置,老師和孩子們約法三章──不奔跑、不喧嘩,小孩們便自由探索。展場中央有著成列的台北街道小模型,可以透過望遠鏡欣賞台北美麗夜景;拿起放大版悠遊卡,模擬搭捷運玩台北,小朋友一邊看著小吃攤展示的美食,一邊說:「珍珠奶茶、芒果冰、牛肉麵……好想吃啊!」;遇到不太會操作的機器時,一旁的志工爺爺奶奶就像天使一樣,及時出現指導小朋友,小朋友偶爾仰首問問題,志工們也親切地微笑解答,場面散發著濃濃溫馨感。
「哇!」踏在四樓中央區域的強化玻璃透明地板,望著腳下的台北城模型,小朋友驚呼連連,導覽老師告訴我們,以前的台北有五座城門:東門、西門、南門、北門、小南門,因為歲月的耗損,至今只剩下北門仍維持原貌。「你知道『萬華』以前叫什麼名字嗎?」「我住在那裡……但是我不知道。」「『艋舺』,是『獨木舟』的意思喔~」導覽老師說明著台北古地名,孩子們被勾起了好奇心,紛紛在展示牌中找尋自己居住區的舊名字。最後終於進入小朋友最期待的「發現劇場」,影片開始播放後,劇場便開始轉動,隨著地板360度旋轉,小朋友可以看見環形螢幕上的各種片段,欣賞《精彩夜台北》,「是雙層巴士耶!」「中正紀念堂!」「我有去過饒河夜市!」透過影片,平時需早早就寢、不常在晚上出門的小朋友,對「台北」有了新發現!
用一整個下午在「台北探索館」裡探索,小朋友是不是對自己的家鄉更加了解了呢?一個城市會因為時間推移、歷史演進、日月交替有著各種不同風貌,我們在台北探索館看見「台北」由古至今的不同,更認識「台北」的交通、美食、生態、建築......,相信現在的台北,也有許多迷人之處等著我們去發掘!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淺語小學團 的頭像
    淺語小學團

    淺語小學團

    淺語小學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