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【20210505 昆蟲課 - 爬蟲穿新衣:脫皮的世界(109 金華小一、重慶小一)】.jpg

昆蟲課上課囉!今天老師要告訴大家「爬蟲類」的故事!舉例來說,「壁虎」就是家家戶戶最常見的爬蟲類 ── 蜥蜴,小朋友們可曾想過,爬蟲類的祖先是誰呢?大家爭先恐後的回答:「恐龍!」「鱷魚!」「蛇!」「蛇蜥!」老師一一搖頭,引導小朋友思考:我們知道所有動物,都是從海中生物演化而來,魚類能不能從海裡爬上陸地,在陸地上生活呢?「沒辦法,因為魚在陸地上不能呼吸!」答對了,所以魚類演化成青蛙、山椒魚等「兩棲類動物」,可以在陸地上呼吸,但無法離水太久,必須讓皮膚保持潮濕。那麼兩棲類演化成「爬蟲類」之後,怎麼解決「呼吸」和「水份」的問題呢?一位生物知識豐富的小朋友立刻想到:「是鱗片!」沒錯,爬蟲類有了鱗片,就像是穿了一件雨衣,水份不容易蒸發,更能適應陸地上乾燥的環境。
這時老師問小朋友,同樣都是爬蟲類,蜥蜴跟蛇有什麼不同?「蛇沒有腳!」嗯這答案並非完全正確,也有蜥蜴是沒有腳的喔。「蛇會一直伸舌頭從空氣裡聞味道!」哈哈,其實蜥蜴也會這樣做喔。老師請大家仔細觀察投影布幕上的照片,「蜥蜴眼睛後面有一個小洞耶。」「蜥蜴會眨眼睛耶。」很好,蛇是沒有外耳孔的,但蜥蜴眼睛後面的小洞,是牠的耳朵;此外眨眼睛、閉眼睛都需要「眼皮」,蜥蜴有眼皮,可以眨眼或閉眼,而蛇則是沒有眼皮的喔!
回到「脫皮」的主題,蛇與蜥蜴的鱗片,雖然能夠留住體內的水份,但如同螃蟹、昆蟲等等用「硬殼」保護自己的生物一樣,老師生動的舉例,當生物漸漸長大,就像是一個人穿了太小的雨衣,會怎麼樣呢?「會把自己卡住!」「所以要換皮!」於是老師播放了一段快轉影片,請小朋友觀察影片中的毛毛蟲,脫皮結束之後做了什麼?「哇牠把剛脫下來的皮吃掉了!」是的,毛毛蟲把脫下的皮吃掉,是為了保護自己,讓天敵無法找到牠的蹤跡,那麼人類會不會換皮?「不會!」因為人類的表皮細胞每天都在更新,每天都有細胞新長出來,也有細胞死掉,所以人類不會換皮。唯一的例外,是皮膚被強烈太陽光曬傷、曬到脫皮,這時人類的表皮細胞才會一起更新。
而爬蟲類是如何脫皮的呢?老師告訴小朋友,蛇脫皮的方式,跟大家脫掉身上某種東西的方式很像,「脫衣服?」「脫口罩?」都不是,蛇需要脫皮的時候,會找一個地方卡住身體,再從頭部開始,慢慢把整身的舊皮脫下來,很像大家「脫襪子」的動作。如果脫皮卡住的時候怎麼辦呢?「我聽說有人養蛇,脫皮卡住的時候會泡溫水。」答對了!溫水可以幫助舊皮軟化,讓蛇更容易將舊皮脫下來。有些蜥蜴脫皮的方式跟蛇類似,但有些蜥蜴生活在樹林、草叢中,牠們的皮則會在日常生活中,被樹葉石塊等物體,一點一點慢慢刮掉。
來到活體觀察時間,老師首先拿出「玉米蛇」的皮,小朋友輪流伸手摸摸捏捏,很快聯想到:「老師,蛇皮摸起來好像 Q Q 的塑膠袋喔!」也有人興奮的說:「這個可以當絲襪來穿嗎?」讓老師莞爾一笑。接下來出場的生物長得很像鰻魚,有著長長的身子,但沒有腳,老師請大家運用剛才學到的知識,試著辨認這是蛇還是蜥蜴?「牠的眼睛後面有小洞,是蜥蜴!」「老師牠眼睛閉起來要睡覺了,有眼皮的是蜥蜴!」孩子們都說對了,原來這隻生物是「蛇蜥」,牠在昆蟲館生活已久,看起來有點懶惰,不到一分鐘就會閉目養神,好想睡覺的樣子呢!一位小女生拉拉老師的袖子,「老師如果牠長得很大很大,很胖很胖,我們就可以在牠身上搭高鐵了!」孩子天馬行空的幻想真是可愛!最後老師拿出「藍舌蜥」,牠的身體有著深深淺淺的條紋,讓學音樂的孩子聯想起樂器,叮叮咚咚的在牠身上彈起「蜥蜴鋼琴」,老師引導小朋友分別觸摸牠時,牠發出了噴氣聲,原來這代表牠有點不高興、有點生氣了,在地上爬行片刻之後,藍舌蜥直衝離牠最近的陰暗處──老師的褲管,咻咻咻的一下子跑進老師褲管裡,這時老師突然叫出聲:「哇牠在我褲管裡尿尿了!」剛才還瞠目結舌的小朋友們,瞬間全部爆笑出來,「老師就像你說的一樣,幾乎昆蟲館每一隻生物都在你身上尿尿過耶!」今天的昆蟲課在歡笑聲中結束了,期待下一堂昆蟲課老師繼續帶來精采有趣的知識與故事!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淺語小學團 的頭像
    淺語小學團

    淺語小學團

    淺語小學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