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的美感課一開場,映入眼簾是一片茂密的森林,老師問:「假如你是原始人,要怎麼在深山中知道方向呢?」「用手機GPS啊,我爸爸開車都用這個,很方便哦!」「老師說我們是『原始人』耶!原始人哪有手機啊!」「可以綁繩子在身上,要回家時跟繩子走就不會迷路了!」「用一些森林裡原本不會出現的東西做記號,像是瓶子!」看來大家都很有想法,我們一起欣賞著名格林童話《糖果屋》,看看故事中的的主角:漢賽爾與葛麗特,是如何逃離森林的吧!
「用麵包屑會被小動物吃掉,或是引來大動物耶,這個方法不好!」「漢賽爾用發光小石頭做記號,跟我說用瓶子是一樣的意思呢!」大家你一言我一語,對故事各自闡述自己的想法!在很久以前,人們確實是用「做記號」的方式,讓自己在山中不迷失方向,漸漸的有人將走過的路徑記錄下來,就是我們現在所使用的地圖雛形,而隨著時代演進,各種測量設備與技術的進步,地圖越趨準確,甚至現在有電子地圖提供我們「街景功能」可以看到實際場景喔!咦?大家好像不是很相信,那我們用Google地圖實際操作看看!「一樓的服飾店,還有公車站牌…真的是我們永春教室耶!」「往旁邊看應該要是永春捷運站2號出口…真的耶!好好玩喔!」「老師那這可以看到金華教室囉?那找得到我家嗎?」「老師你用Google地圖帶我們去你家玩好不好?」孩子就是這麼單純可愛,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工具,對孩子來說卻是充滿樂趣玩意兒呢!
除了大家所知的一般地圖,生活中更常見的就是「專題地圖」啦!無論是博物館、美術館的導覽地圖;捷運、公車等大眾運輸工具的交通路線圖;介紹值得造訪美景的景點地圖;或是最受大家喜愛,列出美味小吃與特色餐點的美食地圖!「老師,這些地圖怎麼畫的呢?」這就要交給專業的『地圖繪製師』囉,從資料蒐集、實地勘查測量、繪製,步步不得馬虎,讓我們也來試試看吧!
發下紙張,瞬間進入創作模式。孩子們仔細回想並描繪印象中的居家場景,也把自己的小心願表現出來...「我希望我家樓下就有便利商店,我要畫在我家旁邊!」「我(希望)家旁邊有兔子區、甲蟲區,經過小豬區就會到老師家!」「你家是動物園吧?太多動物了!」孩子們像是在遊戲一般,一邊創作一邊分享著,教室裡滿是大家的笑聲,甚至平常對於創作興趣缺缺的孩子也埋首繪製主動分享,看來「地圖魔力」不容小覷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