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最近小朋友們開始學習國字了,大家可曾想過,這些國字是怎麼來的呢?小朋友們看著投影片上的標題,大聲念出「倉頡造字」四個字,冒出好多疑問:倉頡是男生還是女生?他很年輕還是年紀很大?他怎麼造字的呢?別急別急,隨著故事的進行,答案也會慢慢揭曉喔!
老師首先告訴小朋友,倉頡是一位爺爺,傳說他是黃帝身旁的「史官」,有沒有人知道「史官」是什麼?「我知道,是在皇帝旁邊記錄事情的人!」這位小朋友說對了,身為史官,發生戰爭要記錄、得到新的土地要記錄、天象有變,出現日蝕和月蝕要記錄……倉頡每天都非常忙碌,可是當時還沒有文字,所以他用什麼方式記錄呢?「說話!說給別人聽!」「但是這樣就只有幾個人可以聽到呀?」「畫畫在地上!」「要是畫在地上,別人踩過去,畫就會變模糊耶!」小朋友七嘴八舌的討論著,老師笑著揭曉,當時還沒有文字,所以人們只能「圖畫記事」和「結繩記事」,可是這兩種方式都有缺點,小朋友們很聰明的想到,「用繩子打結,可能過幾天就忘記這個結代表什麼事了!」「圖畫也會讓人家誤會,比如我畫了一隻野豬,結果別人以為我畫狗狗!」沒錯,所以倉頡每天都在思考,要是有一種方法,可以正確的把知識、訊息記錄下來、流傳下來,該有多好呀!
直到有一天早上,倉頡去河邊散步,看到一隻大烏龜浮上來曬太陽。凝視著龜殼上的花紋,倉頡突然有了靈感:我們可以用簡單的線條,勾勒出每件東西的樣子,再統一這些圖案的畫法,如此日、月、山、水、人……萬事萬物都各有專屬的文字,大家就不會分不清了!這時老師請大家仔細看倉頡創造的文字,「日」字是一個中間有黑點的圓圈,「月」字是弦月的形狀,「山」字則是有高低起伏的三個三角形……這時有小朋友提出疑問了,為什麼倉頡造的字,和我們現在寫的字不一樣呢?「老師我知道,因為倉頡造的字是甲骨文!」「我也知道!甲骨文以後還有金文、小篆、大篆、隸書,最後楷書才是我們現在寫的字!」很好,這位小朋友真是博學呢!倉頡觀察身邊的事物,漸漸造出許多字,讓人類就此脫離了沒有文字,蒙昧黑暗的時代。傳說在他完成造字以後,「天雨粟,鬼夜哭」,天上掉下許多香噴噴的白米飯為人類慶賀,鬼怪也在夜裡哭泣,哀傷人類脫離了鬼神迷信的控制。在倉頡過世之後,也有許多人,以倉頡造的字為基礎,慢慢造出更多的字,才逐漸演變成今天的漢字。
說完故事,老師請小朋友分成兩組,我們來玩一個「筆順接力賽」小遊戲,每人只能寫一筆,要是筆順錯了就要擦掉,由下一個人重來,最快完成這個字的組別得勝!小朋友們在白板前站成兩排,緊張的等待著老師出題,老師陸續出了「再」、「我」、「課」三個字,這些都是小朋友們已經學過的字,也是在每天課業輔導時,老師觀察到孩子們容易弄錯筆順的字。有小朋友面臨第一課所學的「再」字,焦急的繞了兩圈努力回憶,接著突然靈光一閃,想起來該怎麼寫;「我」字則是每個人都說好簡單,但是最後一畫不是撇,而是點,還是有人弄錯呢!這時兩組打成平手,最後一個「課」字是關鍵,右邊「果」字的筆順,有人信心滿滿上前,卻弄錯起筆位置,也有小朋友被難倒了,忘記下一筆要寫在哪裡,後面同組的小朋友趕快衝上來幫忙……最後是其中一組以毫釐之差取得勝利。初學國字,「筆順」正確,才能讓整個國字的結構穩重方正,也才能幫助小朋友正確記憶這個字的寫法,避免東缺一筆、西漏一劃,希望藉由小遊戲,讓小朋友們充份認識到「筆順」的重要性喔!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