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【20191227 走出教室-士林官邸生態園 (永春小一、金華小一、金華小二)】.jpg

 

平日士林官邸是大家踏青賞花的好去處,而生態園前身原為蔣夫人的菜園,而後經過專業人士認養維護之下,儼然成為一座活生生的自然教室。「老師,我們什麼時候要出發?」「好想趕快去到那邊!」小朋友們平時在昆蟲課上學習到許多自然與生物的奧秘,聽到今天要實際走訪生態園與各式各樣的動植物近距離接觸,吃完午餐後便迫不及待想趕快出發。

懷著期盼的心情抵達士林官邸後,導覽老師帶著小朋友們漫步前往生態園,路旁經過一排彷彿士兵般威武豎立的植物,枝葉金黃翠綠、兼具美觀與防盜功能,是早期有錢人家才會種植的「黃椰子樹」,還有高聳直立、樹皮層層剝落的「白千層樹」……,夾道叢生的花木彷彿在迎接著我們的到來。繼續往內走,終於抵達生態園,小朋友們分成五組,準備開始進行今天的重頭戲──生態闖關活動。

關卡圍繞著生態園依序分為五關:蜻蜓與豆娘、蝴蝶的一生、蕨類植物、蛙蛙拼圖、外來種生物。首先,老師帶著小朋友認識這「蜻蜓與豆娘」兩種外型肖似的昆蟲的差別:雖然兩者外型酷似,但其實從體型、翅膀或複眼來看,都具有明顯的差異,「豆娘的身體比較細長!」「蜻蜓的翅膀會攤開!」透過拼圖配對的方式,小朋友快速分辨出蜻蜓與豆娘的差別。接著來到「蝴蝶的一生」關卡,「你們知道蝴蝶和蛾有什麼不一樣嗎?」「我知道!牠們的『觸角』不一樣!」「昆蟲老師有說過蝴蝶的觸角有點捲捲的~」除了說明蝶和蛾的差異,導覽老師也介紹了毛毛蟲羽化成蝴蝶的「變態」過程,並透過黏貼圖片的方式讓小朋友更清楚蝴蝶一生中各個階段的樣貌。

走進網室之中,導覽老師帶領小朋友尋找「蕨類植物」的秘密,發現蕨類小時候外型酷似標點符號「問號」、聞了帶有魚腥臭味的「魚腥草」,也找到了植物葉片上的「心形」密碼……。下一關是學習兩棲類和爬蟲類的特色,了解光滑濕潤的青蛙與皮膚粗糙的蟾蜍有著大不同,也挑戰了「蛙蛙拼圖」,「要先把邊框拼出來!」「這一片應該是在這裡的。」「還差三片就完成了!」在團隊合作下,小朋友成功拼出一隻擁有黑框眼鏡與黑色指甲的「黑眶蟾蜍」。最後一關經常傳出小孩的歡呼聲,透過導覽老師講解,我們才知道外來種有好壞之分,常吃的鳳梨、香蕉其實也是外來種。小朋友認識了一些帶來不好影響的外來種生物後,便開始進行遊戲,「再過去一點就可以碰到了!」「耶!我釣到了好幾個!」大家專注地透過「釣魚遊戲」來移除入侵台灣的「外來種生物」,成為保衛台灣生態的小尖兵。

七星生態導覽基金會的導覽老師們擔任關主,精心設計闖關活動,讓小朋友們藉由遊戲認識園內生態。形形色色的動植物在生態園裡自在生活著,小朋友們走進生態園認識大自然的奧妙,也學習更溫柔地與動植物們相處,一同守護這些珍貴的寶藏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淺語小學團 的頭像
    淺語小學團

    淺語小學團

    淺語小學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