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【20210922 想像力夢工場 - 天外藝術(金華小二)】.jfif

今天老師要帶領孩子們認識一種從宇宙中來到地球的天然藝術品,老師問小朋友,覺得這個東西可能是什麼呢?有過「旅人遊記」課堂上的宇宙旅行經驗,孩子們很快就回答:「彗星!」「流星!」「小行星!」老師正要開口,一位小朋友忽然靈光乍現,舉手回答:「那種最厲害的就是『火流星』!」哇!這位從百科全書中涉獵許多知識的孩子,真是時時刻刻都能帶給全班驚喜,非常厲害!
老師告訴小朋友,原來,無論是火流星還是彗星,那些從天而降的碎石,都被統稱為「隕石」。地球上每個地方,都有可能遇到隕石墜落,隕石可能在地上砸出大洞、在屋頂擊出小洞,甚至掉落在汽車後座,讓汽車後座被砸出一個洞。聽到這裡,每個孩子都非常好奇:「我們看得到隕石嗎?台灣看得到隕石嗎?」於是老師播放了紀錄隕石墜落情景的影片,有些孩子喜歡這樣的美麗光束,期望有朝一日能夠遇到;有些孩子則是深怕自己被砸到,根本不想遇到隕石墜落。
不過我們還是可以想像隕石的美麗,這時老師請小朋友欣賞四張不同的圖片,請孩子們猜猜看哪些是隕石呢?第一張照片中的石頭彷彿人造的裝置藝術,孩子們都說:「這個看起來就像是人捏出來的東西!一定不是它!」第二張照片中的石頭外表普普通通,看似被火燒得很平滑,所有小朋友一致認同它就是隕石;第三張照片則是在溪水水流沖刷下變成橢圓體的石頭,有一位小朋友高聲說服大家:「這就是平常在外面看到的石頭呀!」但也有少數孩子不受影響,仍然認為它是隕石。最後一張照片中的石頭,是晶瑩剔透的方塊,所有小朋友一致誇讚它很漂亮,但也只有少數幾位小朋友認為它是隕石。最後老師公佈答案,原來「像是人造裝置藝術的石頭」和「晶瑩剔透的漂亮方塊」居然是隕石!真是跌破大家的眼鏡!
看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,創造出如此美麗的藝術品,也激起了孩子們對隕石模樣的想像,於是老師邀請孩子們一起來做一個屬於自己的小隕石!看到老師準備的材料 ── 黏土、亮粉、亮片和白膠,就有一個孩子滿心歡喜地說:「哇,我覺得今天會很好玩!因為可以捏黏土,而且還有亮粉!好好玩!」孩子們在彼此影響的歡樂情緒中,開始了捏黏土的歡樂時光,大家先決定好自己要做的隕石的形狀 ── 扁的、圓的、橢圓的、不規則的;再針對材質、外表來修飾。為了做出晶瑩剔透的感覺,有人為黏土小隕石灑上亮粉,再塗上厚厚一層白膠;為了在隕石表面做出凹洞,有個孩子靈機一動:「啊!可以用鉛筆戳洞!」這時孩子們便彼此效仿,各自拿出自己的鉛筆,在黏土小隕石上戳出無數個小洞;孩子們共同創作、彼此討論,經過大家靈巧的雕塑與裝飾,一顆顆有模有樣的「天外藝術品」,就從孩子們富有創造力的雙手中誕生啦!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淺語小學團 的頭像
    淺語小學團

    淺語小學團

    淺語小學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