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歡迎來到萬事萬物皆有可能的黏土世界!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,以各式各樣的「顏色」與「形狀」組成,生活中每件物品都有它的顏色與形狀,但顏色是怎麼來的呢?形狀又可以分為哪些呢?
上一堂以「彩色世界」為主題的課程中,老師帶著小朋友,張開了內心深處能夠發現「美」的眼睛,原來紅橙黃綠紫色的蔬果,可以排列成一圈彩虹;原來蝴蝶的翅膀、鳥兒的羽毛、植物的落葉、甚至是海邊的貝殼,都有著這麼多不同層次的美麗顏色!這時老師告訴大家一個祕密:「其實世界上所有顏色,都是由紅、黃、藍這三種顏色組成,所以這三個顏色被叫做 ……」一個小朋友興致盎然的接口,「三原色!」對了,就是三原色!三原色兩兩混合時,紅色加黃色,就成為橘色;黃色加藍色,就成為綠色;藍色加紅色,就出現了茄子的紫色。接下來黃橘、紅橘、黃綠、藍綠、藍紫與紫紅也陸續出現,這十二種顏色,便是「伊登十二色相環」的成員。
認識過「顏色」之後,這一堂課我們就要來認識「形狀」囉。老師告訴大家,黏土基本的形狀,可以分為「圓圓家族」、「方形家族」,以及「特殊形狀家族」,圓圓家族的成員有圓形、水滴形、橢圓形,這時老師開始出題考考小朋友啦!你見過哪些橢圓形的東西呢?生活中有什麼東西是橢圓形的?「盤子!」「雞蛋!」此時一個小男孩天外飛來一筆的喊:「螃蟹的身體!」讓老師愣了一下,隨即笑開懷,是啊,去除八隻蟹腳之後,螃蟹的身體的確是橢圓形的。隨著老師一個一個介紹,小朋友們的回答也愈來愈熱烈,大家爭著舉手,老師說到長方形的時候,「樓梯的面!」「外面長長的椅子!」讓老師會心一笑,孩子們的舉例,果然時常從身邊事物取材。說到五邊形的時候,大家一下子想不出來,班上最喜歡火車的孩子突然舉手,「火車頭!有的火車頭有點像五邊形!」嗯,想想似乎是有點接近呢。最後說到愛心型,老師還沒有提示,就有一個小女孩很可愛的說:「兩隻天鵝面對面的時候,脖子是愛心形的!」哇,大家腦海中立刻出現畫面,今天的創意回答第一名,就決定頒給妳了!
在老師引導之後,小朋友心中對顏色及形狀都有了概念,上一堂課,老師帶著大家混合不同顏色、不同比例的黏土,親手用黏土做出一個「伊登十二色相環」,而這一堂課,我們就要運用剛學到的概念,發揮心中無窮的創意,將色相環轉化成一件專屬於自己的黏土彩繪作品囉。有小朋友畫上了色相環的提出者 ── 瑞士畫家伊登先生,老師猜想,伊登先生若地下有知,可能也會默默感動;有小朋友畫上了花瓣、枝葉,以及昆蟲好朋友,於是色相環成為一朵可愛又帶有奇幻色彩的花;也有小朋友畫上了烏龜的小尾巴、以及烏龜圓圓的頭部,色相環瞬間變成一隻彩色小烏龜,每一片龜甲的顏色都不一樣,仔細一看,小烏龜身旁還下著雨,是一隻享受著清涼雨水,自在又快樂的小烏龜呢!
如果是你,會為你的色相環做些什麼呢?歡迎與小朋友們一起想想,五彩繽紛的黏土世界,敞開大門歡迎你的加入喔!